安全教育內容
安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重視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學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是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基本前提,也是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長、社會各界義不容辭的責任。學校安全教育在培養(yǎng)孩子安全意識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擴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路徑。
建立學校家庭協作共管機制。學校和家長協作共同管理,以引導為主、管理為輔的方式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形成健康的校園和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學校還可以利用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庫,挖掘一些具有教學價值的思想政治信息,并將其整合為生動的電子教材,既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也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學校還可以邀請法律專家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來告訴學生如何捍衛(wèi)自身的權益,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2、提高教師素養(yǎng)和教育能力。
教師作為教育者,責任重大。在新形勢下,教師有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現代化信息教育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與教育能力,以滿足新時期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3、社會實踐與校園安全管理相結合,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社會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增強自身能力,進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學校應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與校園安全管理有機結合,建立相關工作運行機制,使學生在維護校園安全等工作中實質性地參與到校園的安全管理中來。教師可提前運用多媒體設備制作課件,播放一些教學中發(fā)生傷害事故的視頻,使學生了解到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當事人安全意識薄弱造成的。教師還要在教學內容中引入安全保護方法,在開始新學期學習前,先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將有關的資料、常識打印出來,發(fā)放給學生。告訴學生使用簡單急救器材的方法,怎樣利用窗簾、床單等逃生,如何利用毛毯、木板等現有物品作為擔架運送傷員。綜合考慮學校場地、氣候、學生體質、教學內容等因素,反復強調易受傷的地方,增強其安全意識,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三、強化教師責任,創(chuàng)新生命安全教育方法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負責組織與指導活動。教師應重視生命安全教育,將其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強化自身責任,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針對其年齡和心理特點,給予一定的心理健康輔導,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與正確的競爭意識。另外,學校需開設心理咨詢課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
Hash:cc90434334a3f96f3060f6168cb0f9dbc79fc01e
聲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