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妖精,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免费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江孜縣城景點 達孜縣旅游景點

導讀:江孜縣城景點 達孜縣旅游景點 1. 達孜縣旅游景點 2. 西藏江孜縣旅游景點 3. 江孜縣景點 4. 達孜縣旅游景點有哪些 5. 達孜縣有什么景點 6. 拉孜縣旅游景點 7. 拉孜縣景點 8. 達孜區(qū)旅游景點 9. 達孜縣旅游景點大全 10. 達孜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

1. 達孜縣旅游景點

1、布達拉宮2、大昭寺3、色拉寺4、哲蚌寺(以上景點在拉薩市城關區(qū)景內)

5、甘丹寺(拉薩市達孜縣景內)

6、羊珠雍措(日喀則市景內)

7、朗措(拉薩市當雄縣景內)

8、雅魯藏布大峽谷9、巴松措10、魯朗林海(林芝市景內地)。景點有藏傳佛教、高原湖泊、高原林海等等

2. 西藏江孜縣旅游景點

走214滇藏線在芒康匯入318去的拉薩,由拉薩經(jīng)羊卓雍錯、江孜縣、日喀則、羊八井、當雄納木錯后經(jīng)109線返回。一路美景一直在腦海中縈繞、揮之不去,因此2015年7月又一次自駕我們一家三口從大連開車經(jīng)平遙古城、壺口瀑布、成都,由成都進入318線到達珠峰大本營。這兩次的回程走的都是109線出藏。兩條線各有千秋、都非常值得一看,個人感覺從云南進藏,對于我這樣海邊低海拔的人來講屬于一點一點地進入高海拔地區(qū),并沒有明顯的高反癥狀的出現(xiàn),而15年從成都走318進藏可能是落差大的原因,多少還是有點反應,還好通過吸氧有所緩解。條萊垍頭

3. 江孜縣景點

穿越新疆西藏連線7天旅游攻略路線圖(原創(chuàng)),打卡網(wǎng)紅景點,新疆南疆喀什.莎車.阿里.喀喇昆侖山.古格王朝.岡仁波齊.瑪旁雍錯.拉昂錯.扎什倫布 寺.卡若拉冰川.羊卓雍措.日喀則,新藏線之新進臧出自駕游自由行線路規(guī)劃。

【日程安排】:

D1: 喀什→【莎車阿曼尼沙罕紀念陵—葉城(新藏線零公里起點紀念碑)】→三十里營房

D2: 三十里營房→【界山大板—甜水溝(死人溝)—大紅柳灘】→多碼

D3: 多瑪→【班公措—獅泉河—日土壁畫】→扎達

D4: 扎達→【扎達土林—古格王朝遺址—岡仁波齊】→塔欽

D5: 塔欽→【公珠措—瑪旁雍錯湖—拉昂錯湖】→ 薩嘎

D6: 薩嘎→【浪措湖—桑桑草原】→日喀則

D7: 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白居寺—卡若拉冰川—羊卓雍措湖—拉薩河谷】→拉薩

【打卡網(wǎng)紅景點】:

★新藏線:全長14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撥最高的公路,一路會翻越有5座海撥5000米以上的大山,16個冰山達板,44條冰河,公路的平均海撥在4500 米以上,沿途的雪山冰川、神山圣湖、廟宇古剎、峽谷森林、沙漠戈壁、野生動物、草原濕地、古城民居、異域風情;

★古格王朝遺址:古老城堡的斷壁殘垣與腳下的土林渾然一體,真實的呈現(xiàn)了滄桑和古老;

★岡仁波齊:是一座神山,向陽面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山陰一面,終年無雪,呈現(xiàn)視覺和心靈震撼力;

★公珠措:藍天白云、神山圣湖、高山草甸,一派穩(wěn)穩(wěn)的大美景色;

★瑪旁雍錯湖:中國湖水透明度較大的淡水湖,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fā)源地;

★界山大板:新藏公路沿途最著名的山口之一,是新藏公路的最高點;

★卡若拉冰川:沉睡的冰美人,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

★白居寺:藏傳佛教的薩迦派、噶當派、格魯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廟;

★羊卓雍措湖:世界上海拔較高的淡水湖,西藏三大“神湖”之一;

★喬戈里峰: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是海拔僅次于珠穆朗瑪峰的世界第二高峰;

★喀喇昆侖山: 世界山岳冰川較發(fā)達的高大山脈之一;

★扎什倫布寺:日喀則地區(qū)最大的寺廟,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

★班公措:是中國最長的湖,也是國際有名的裂谷湖;

★獅泉河:西藏外流河中徑流量最小的河流;

4. 達孜縣旅游景點有哪些

沿途越過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上游,? ?雅江、理塘、巴塘過竹巴籠金沙江大橋,再經(jīng)芒康、左貢、邦達、八宿、然烏、波密、林芝、墨竹工卡、達孜抵拉薩。318川藏南線在北緯30度線上,被譽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318國道。

318國道起點為上海,終點為友誼橋,全長5476千米,成都至拉薩全長2142千米。是中國最長的國道。

5. 達孜縣有什么景點

波密到拉薩所經(jīng)過的地方如下:波密縣-通麥-排龍-東久-魯朗-色季拉山-老林芝縣-林芝市-巴河橋-貢布江達縣-米拉山-墨竹工卡縣-達孜縣-拉薩注意,通麥、排龍、東久氣候溫熱潮濕,下雨天不益停留魯朗風景很美,手掌參石鍋雞味道還可以、巴河橋的魚好吃,但很貴沿途有多個景區(qū),自己注意關察

6. 拉孜縣旅游景點

轉山會

藏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沐佛節(jié)、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壩藏族地區(qū)。每年農歷四月八日誕辰時,有九龍葉水為其沐浴,故又稱沐佛節(jié)。每年這一天,甘孜藏區(qū)遠近群眾身著民族服裝,匯集到跑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們先到寺廟里燃香祈禱,焚燒紙錢。然后轉山祭神,祈求神靈保佑。轉山后,支起帳篷進行野餐,演藏戲。唱民間歌謠,跳鍋莊舞、弦子舞,騎手們還進行跑馬射箭比賽。在此期間,人們還要舉行物資交流活動和其他文化體育活動。

5、采花節(jié)南坪縣博峪一帶藏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節(jié)期兩天。傳說,很久以前博峪是一個荒僻的山溝,人們以采集和狩獵為生,以樹葉和獸皮做衣服。一天,從遠方來了一位叫蓮芝的姑娘,她美麗善良,心靈手巧,教會了當?shù)厝藗冮_荒種地和織布縫衣,還采來百合花為人們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這天,蓮芝上山采花,被鎳風卷下懸崖摔死了。人們很悲傷,便在這一天上山采花紀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節(jié)。

6、黃龍寺廟會

黃龍寺廟會是阿壩州藏、羌、回、漢等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夏歷六月十五日在松潘縣黃龍寺舉行。座落在阿壩州松潘縣岷山南麓叢山中的黃龍寺,它背依海拔5700多米岷山主峰雪寶項,因山頂上的清泉帶著鈣質飛騰而下,鋪滿了一條乳黃色、猶如一條黃龍飛騰而下的自然奇景,鑲嵌著3400多個大小彩地,它們相互連接、五彩交輝。后人建寺,以廟會吸引鄰近省、州、縣信眾朝拜,逐漸形成民俗節(jié)日。

每年農歷六月初十起,各地游人或騎馬,乘車或徒步,帶上炊具、帳篷來到這里旅游。集會上,人們不但要觀賞黃龍寺的風光,而且舉行藏戲表演、民歌對唱;青年壯士們,還要進行摔跤、射箭等活動。六月十五是節(jié)日的高潮,黃龍寺及周圍的山腰林間排滿各種土特產(chǎn)品,形成盛大的物資交流會。老人們進寺燒香,祈祝禱一生平安。年輕人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7、牧民節(jié)

阿壩州藏族牧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農歷下月初舉行,節(jié)期一般為一周。節(jié)日前,家家戶戶打掃衛(wèi)生,在太陽快下山時,將垃圾向西邊倒去,意在讓太陽的火焰將一切不祥之物燒化。然后,各家準備好青稞酒、酸奶等節(jié)日食品。節(jié)日的第一天早晨,各家父女爭背吉祥水。然后,用加奶的吉祥水洗臉洗手,用洗凈的手燒柏香,祈求水草豐盛、牛羊興旺。接著,全家圍坐一起歡宴。節(jié)日前三天,各村寨跳舞唱歌,比賽摔跤和進行各種娛樂活動,不出村外。三天后,人們開始走村串戶,相互祝賀節(jié)日快樂。每天夜晚,人們聚集到村寨外,燃起篝火,載歌載舞。

8、俄喜節(jié)

為藏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流行于木里縣一帶。節(jié)期在每年農歷臘月初七日。傳說,古時候木里一帶很富庶,西藏和云南的八個藏族支系千里迢迢遷來居住,定居那天,是? ??月初七日,人們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縱情歡樂。以后,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紀念活動,世代相傳,成為固定節(jié)日。節(jié)日前一天,各家忙著準備豐盛的食物。節(jié)日這天,全家圍坐在一起,舉杯暢飲。按習慣,要讓貓和狗飽餐一頓,如果它們先吃肉后吃飯,就兆示著來年風調雨,農牧業(yè)豐收。夜晚。人們圍著一堆堆篝火。對唱山歌和跳舞。

9、謝水節(jié)

流行于冕寧縣一帶。每年農歷三月初六舉行。其主要內容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帶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癩蛤蟆,每家隨去一二人。來到水溝邊,喇嘛一邊念經(jīng)一邊把糌粑做的動物放到水中。返回時,大家打著雨具,嚷嚷鬧鬧,表示雨已下起來了。接著,人們去敬一個圓形的塔子。塔內放有一把刀子和一個小鑼鍋,代表生育。久婚無子的婦女向塔神許愿,祈求生子。敬塔后生了孩子的儂,該日要去敬塔還愿。

10、上九節(jié)

流行于寶興縣一帶。每年農歷正月初九舉行。是日,人們匯集到山下,舉辦燈會和表演獅舞等,盡情歡舞高歌。夜晚,舉行別具一格的男女對壘摔跤,結果常常是男敗女勝,引起轟堂大笑,將節(jié)日活動推向高潮。

11、賞花節(jié)

又稱看花節(jié),流行于馬爾康一帶。每年農歷六月舉行,時間一般3-5天,有的地方長達10余天。人們帶著食品、帳篷,騎著駿馬,成群結隊到野外游玩,欣賞山花。他們搭好帳篷,熬好酥油茶,盛滿青梨酒,一邊吃喝,一邊賞花,一邊祝福。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歡舞。節(jié)日期間,還要舉行摔跤、賽馬等活動。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機會。

.二、藏族宗教節(jié)日

1、雪頓節(jié)

雪頓節(jié),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節(jié)日之一,每年藏慶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頓節(jié)便被解釋為喝酸奶子的節(jié)日。后來逐漸演變成以演藏戲為主,又稱“藏戲節(jié)”。按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規(guī)定,每年藏歷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酸奶敬獻,形成雪頓節(jié)。到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初,清朝皇帝冊封了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和五世班禪羅桑意希,賜給金冊、金印,從此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進一步鞏固。這時雪頓節(jié)開始演出藏戲。達賴喇嘛從布達拉官移居羅布林卡,雪頓節(jié)時藏戲班子來到羅布林卡演唱。屆時,拉薩市附近的居民,身著鮮艷的節(jié)日盛裝,扶老攜幼,提上酥油桶,帶上酥油茶對來到羅布林卡在繁茂的樹蔭下,搭起色彩斑斕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綠茵上,鋪上新卡墊、地毯,擺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邊飲邊談,載歌載舞,觀看藏戲,享受節(jié)日的歡樂。下午,各家開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來賓一敬三口干一杯的“松準聶塔”(酒禮),唱各種不同曲調的勸酒歌。欲罷,客人將酒三口飲完。敬酒聲、祝福聲、歡笑聲此起彼伏。當晚霞染紅天際時,人們才踏著暮色離開林卡。

近年來,自治區(qū)各機關單位還將大型的文藝活動,學術研討,經(jīng)貿交流會安排在雪頓節(jié)期間,使場面更加熱鬧非凡。

2、大佛瞻仰節(jié)

藏族信仰佛教,不少節(jié)日均與宗教有關。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歷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jié)。

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扎什倫布寺的大佛瞻仰節(jié),是由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公元1357-1419)的第子根頓珠巴(公元1391-1474年)于公元1468年創(chuàng)辦的 。最初的佛像與展佛臺僅有十幾米高。隨著宗教的興盛,從四世班禪洛桑·確吉堅贊(公元1567-1662年)開始,歷代班禪大師都對佛像及展佛臺進行更新和擴建,逐漸形成寬闊宏偉的規(guī)模。

展佛臺建在扎什倫布寺的后山坡上,佛臺由磚石水泥砌成,高28米,長41米,四周有石砌圍墻。遠遠望去,猶如寬闊的銀幕。

瞻仰節(jié)歷時三日,每天展出不同的佛像,供信徒朝拜瞻仰。第一天,展出“過去佛”,即無量光佛;第二天,展出“現(xiàn)在佛”,即釋迦牟尼;第三天,展出“未來佛”,即吉尊強巴貢波。大佛瞻仰節(jié)莊嚴隆重。節(jié)日期間,扎什倫布寺的五百名喇嘛身披袈裟,舉行盛大法會。每天清晨將彩緞制成的巨幅佛,捆在梯形木架上,由16人抬起,前有“獅子”引路,后面儀仗隊尾隨,緩緩來到展佛臺前。9時左右,大佛懸掛空中,在陽光下,彩緞光彩奪目,極為壯觀。

節(jié)日期間,來自江孜、白朗、薩迦、拉孜、南木林等縣和日喀則各區(qū)的僧侶信徒,趕著毛驢、馬車,穿著節(jié)日服裝,聚集在扎什倫布寺的門前,瞻仰大佛。

3、牛王會

調牛節(jié)是藏族民眾對牛在農業(yè)生產(chǎn)中重要地位的認識,他們在日常勞動中培養(yǎng)出對牛的濃烈情感,從而出現(xiàn)了大量的牛文化現(xiàn)象,他們視牛為神,以牛為獻祭神靈的最佳犧牲,于是牛王會也就出現(xiàn)了。牛王會從農歷八月十五日開始,一般延續(xù)十多天,有時甚至歷時一個月之久。人數(shù)常達千人以上。在牛王會期間,人們請黑叭(巫師)念經(jīng)、吹牦牛角、宰殺數(shù)十頭牦牛或上百只羊,狂歡濫飲,無比熱鬧。由于牛王會耗資巨大,所以近百年來這種大規(guī)模的牛王會僅舉行過一次。參加牛王會的成員都具有共同的血緣關系,它還屬于祖先崇拜的文化節(jié)日之列。

4、傳昭大法會

是西藏最大的宗教節(jié)日。藏語稱“默郎欽波”或“堅安曲巴”,意為“正月十五供奉”。節(jié)期從藏歷正月六日到正月二十日,屆時拉薩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三大寺的僧人都集中在拉薩大昭寺。各大喇嘛寺都要舉行盛大的酥油花展,以五色酥油塑造各種人物、動物、花卉,大者數(shù)尺,小者數(shù)寸,做工精美,形象逼真,件件堪稱藝術珍品,這是寺院僧侶的創(chuàng)作與創(chuàng)造。寺院周圍的藏民紛紛到寺院欣賞僧侶們的杰作,觀看酥油花展,并同僧侶一起舉行迎佛、轉經(jīng)等宗教儀式,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氛。

這一節(jié)日的來歷,據(jù)傳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為紀念釋迦牟尼、光大佛學,聚集了萬余名僧侶在藏歷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在拉薩大昭寺組織了一次發(fā)愿祈禱大法會,并舉行格西學位考試,西藏其他地方的佛教信仰者也前來朝佛。在此期間,宗喀巴夢見荊棘變?yōu)槊鳠簦s草變?yōu)轷r花,山石變?yōu)槠嬲洚悓?,寺內奇花異卉、燦爛奪目。宗喀巴為了再現(xiàn)夢境,組織僧侶用酥油塑造各種花卉、樹木、禽獸、人物,連同百盞酥油燈一起供奉在佛像前。此后,規(guī)模不斷地擴大和豐富,使祈愿大會成一個固定的宗教節(jié)日,還十分盛行,其規(guī)模不亞于剛創(chuàng)立之時,一直到今天。

5、酥油花燈節(jié)

藏歷元月十五日,(2000年2月19日)也是傳昭大法會的最后一天,是藏族人民規(guī)模宏大、絢麗繽紛的酥油花燈節(jié)。白天,人們到各寺朝佛祈禱;夜晚,拉薩八廓街舉行酥油花燈會,滿街搭起各種花架,上面擺滿有五顏六色的各種神仙、人物鳥獸和花木形象,還有木偶表演?;酎c燃之后,宛若群星降落,閃閃爍爍,一片輝煌。西藏各地方官員、群眾也趕來看花燈。夜間,郊區(qū)農人進行載歌載舞,對歌比賽,有時還延續(xù)幾天才能結束,這是拉薩最熱 鬧,最快活的節(jié)日。

6、薩噶達瓦節(jié)

藏歷四月十五日(2000年6月16日),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誕辰、成道及圓寂的日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藏歷四月是佛日,因此,用藏語就稱之為“薩噶達瓦”。每年的藏歷這一天,藏族男女身著節(jié)日盛裝,按照他們的傳統(tǒng)習俗,成群結隊地匯集在雄偉的布達拉宮背后的龍王譚舉行這圣大的節(jié)日,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薩噶達瓦節(jié)逐漸演變成為藏族人民春夏游園和預祝農牧業(yè)生產(chǎn)豐收的群眾性節(jié)日。在節(jié)日期間,人們有的搭起色彩斑斕的帳篷,有的擺上青稞酒,酥油茶,全家歡歌笑語,小憩于湖邊。接著,藏族青年們圍成圓圈,踏地頓節(jié),歡歌而和?,F(xiàn)拉薩市藏戲團及其他文藝團體也來進行文藝演出,為節(jié)日助興。

7、祈禱節(jié)

祈禱節(jié)是藏族地區(qū)最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動,也是民間性的節(jié)日活動,藏語叫“莫郎切波”。在州內藏區(qū),有兩類這種盛會,一是格魯派的祈禱節(jié);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禱節(jié)。格魯派的祈禱節(jié)與西藏拉薩一帶的祈禱節(jié)相同,每年舉行兩次,一次是在農歷六月十五,一次是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禱節(jié)比夏季的祈禱節(jié)要隆重。州內還有本波教的寺廟和信徒,他們至今還保留著濃厚的原始宗教的習俗。每年也有極為隆重的兩次祈禱節(jié),一次是在農歷六月十三至十五,據(jù)說這次祈禱會,是為了紀念在安多地區(qū)“降魔建寺”的阿尼雄大師而舉行的,他是本波教的始祖登巴辛繞的弟子。另一次的祈禱節(jié),是在農歷正月十三至十六,在祈禱會上,全寺僧人在活佛的主持下,為這個地區(qū)在新的一年里去災滅禍、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而祈禱、正月十五是祈禱節(jié)的高潮期,這天,如松潘本波教寺院尕米寺,前來朝覲的有來自若爾蓋、紅原、九寨溝等地的香客及本地群眾,多達2萬余人。前來參加盛會的人們,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轉一圈尕米寺后的圣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侶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內樂隊吹響的大、小銅號,隨后全寺和尚齊聚經(jīng)堂誦經(jīng),并由活佛安排這一天各人的責任。近12時,和尚們向前來朝覲的各地香客和觀眾,表演“跳神”節(jié)目(也稱訪仙舞),跳神的內容既有歌頌歷史上藏漢團結的故事,也有根據(jù)本波教經(jīng)典故事而編跳的舞等。

8、燃燈節(jié)

為了紀念佛教改革家,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逝世而舉行的活動,于每年農歷八月十五舉行。這天凡屬該教派的各大小寺廟、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內外的神壇上,家中的經(jīng)堂里,點酥油燈,晝夜不滅。人們穿上節(jié)目的盛裝,群聚在為佛教大師而誦祈愿經(jīng)的寺院前,高誦“六字真經(jīng)”,向怫的神靈祈愿、磕頭,各村寨的男人們騎上馬,帶上早已備好的柏香樹枝,到村旁的神塔前,高誦禱詞,舉行盛大的煨桑儀式。并向天空拋撒印有獅、虎、龍、鵬的“龍達”(風馬),繼而,騎手們?yōu)樗略旱纳藗兒腿逭娜藗儯硌蓠R術;男女青年跳起“鍋莊”,老人們坐在看臺上邊喝酒、聊天,由歌手唱祝愿歌,由能說善唱的藝人說唱藏族民間長詩、格薩爾王傳等,直至圓月升起,人們才扶老攜幼,高唱誦念“六字真經(jīng)”愉快地回家。

9、扎崇節(jié)

扎崇節(jié)是阿壩縣藏族人民特有的節(jié)日,由宗教活動而演變?yōu)槊耖g貿易節(jié)日,“扎”是陶器之意,“崇”是市場的意思。所以,它是由交易陶器為主要市場的大型交流會。節(jié)日期間引來川、甘、青三省邊界人們集會貿易。它始于18世紀末,阿壩麥桑第九世土官阿木讓,因說要到拉薩去拜佛,但后來卻未能去拉薩,為求佛赦免許諾? ??行的罪過,在幾位老民的建議下,她把所轄牧民們.集中在一起念“真經(jīng)”。從此,每年的農歷五月二十日,便成了牧民們聚在一起,誦念“真經(jīng)”的日期,匯集之地在今縣城處。到了19世紀初,麥桑土官的勢力漸為擴大,所以一年一度全體牧民念“真經(jīng)”的聚會日,漸漸成了較為隆重的民俗節(jié)日。集會上,人們不但要念“真經(jīng)”,而且村與村之間,舉行各種文體活動,如賽馬、摔跤、跳鍋莊等。并在聚會上,出現(xiàn)了省內外來交易陶器的許多商人,人們對這些陶器大受歡迎。雖然后來在聚會上出現(xiàn)了陶器以外的交易物品,但當時,陶器是市場上的主要商品,所以人們稱之謂“扎崇”(陶器市場)。

格東節(jié)

格東節(jié)又稱跳神節(jié),是一種跳神驅鬼的宗教活動。跳神活動由喇嘛寺自行組織。各寺舉行格東節(jié)的時間不一,多數(shù)寺院在藏歷冬月舉行。中甸松贊林寺(歸化寺)過格東節(jié)的時間在藏歷冬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二十六日舉行跳神預演,二十七日、二十八日進行誦經(jīng)法會,二十九日正式舉行跳神活動。這天喇嘛們要帶上動物面具跳神。面具眾多,有馬、鹿、猴、牦牛、狗、烏鴉、豬、虎等動物面具。這些面具是喇嘛自己動手制作的,做工精致,栩栩如生。每位喇嘛帶著一種面具,身穿袈裟,在嗩吶、鼓、鈸等宗教樂器的伴奏下,在歸化寺前面的平臺(小廣場)上,比試著各種動作,形象逼真,給人一種神秘感,氣氛莊嚴而肅穆。歸化寺附近的藏民,包括中甸縣城的藏民把歸化寺前面的平臺擠得滿滿的,周圍屋頂、斷墻上也站滿圍觀生眾。帶著面具跳神的喇嘛,好像并不關心圍觀群眾的多少與反映,他們專心致志地跳著古樸的舞蹈,這是跳給神看,這是為神餓日跳,并非為生眾們跳。這種氛圍、這種感受,只有觀看過跳神的人才會有。

德欽東竹林寺、維西康普壽國寺、中甸大寶寺等喇嘛寺院,每年也都舉行格東節(jié)。

雞足山朝山會

雞足山是佛教名山,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為朝山拜佛的日子。據(jù)史料記載,佛教進入雞足山始于宋代,盛于明代。清代范承勛的《雞足山志》載:宋代有僧人濟在青巔山峻石出家修行,崇奉迦葉。元代有僧人源空、普通、本源等先后在山結茅潛修。明代先后有圓慶、凈月、周理、無住、洪如、大錯、擔當?shù)雀呱诖松叫扌?。在嘉靖至萬歷年間,雞足山有大小寺院數(shù)百座,僧人上千。同時,道教也進入雞足山,并在山上修建了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玉皇閣、真武閣等道觀。清代有虛云、自性、洪舒、普行等高僧在此山修行。雞足山是中國佛教名山,與峨眉山、五臺山、九華山、普陀山齊名。屆時,當?shù)丶班徔h、鄰地州的白族、納西族、藏族、漢族、彝族等民族的佛教信眾,蜂擁而至,絡繹不絕,到雞足山拜佛敬香,也有來自西藏的藏民和海外的佛教信眾,香火之旺,為滇省之最。

雞足山又是享譽國內外的風景勝地,有四觀八景。四觀:觀日、觀云、觀海、觀雪;八景:天柱佛光、華首晴雷、蒼山積雪、洱海回嵐、萬壑松濤、飛瀑穿云、重崖返照、塔院秋月。歷代名人楊黼、楊慎、李元陽、徐霞客、趙藩、袁嘉谷、徐悲鴻等慕游雞足山,并寫下贊美詩文和留下字畫,大大增強了雞足山的文化品位。于是,朝山會期間,附近白族、漢族、納西族、彝族等民族中,不信佛教的群眾也前往雞足山游覽。成千上萬的人朝雞足山,人們稱之為朝山拜佛節(jié)。

西藏是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區(qū)。藏民族有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進藏游客應尊重。

獻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 ??一種禮節(jié)。當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獻哈達時,客人應躬腰接受;走進普通藏民的家,切記不可用腳踩門檻;要稱呼人名時,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對對方的敬重、親切。主人如請就坐,可盤腿而坐,切勿伸直雙腿,腳底向人。此外,不能隨便用手去撫摸藏族人的頭頂。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會客時最主要的一種禮節(jié)。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為這樣:客人先用右手無名指沾點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彈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寶),然后小喝一口,主人會把杯子倒?jié)M,再喝一口,主人又會把杯子倒?jié)M,這樣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馬肉、驢肉和狗肉是從來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連魚肉都不吃。因為藏族人認為狗和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驢被視為一種很不干凈的東西,也不會食用。所以,在西藏千萬不能提起吃驢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點是寺廟。目前,西藏對游客開放的很多寺廟都是藏傳佛教寺廟,藏民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所以,在轉經(jīng)時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時針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轉經(jīng)的時候,身后會跟著一些掛著紅綢子的羊,這種羊被稱做“放生羊”,不可對這些羊進行騷擾。同時,在寺廟佛殿之內,不可大聲喧嘩和隨意觸摸佛像,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更不能在佛殿內錄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頭是一種謙遜和尊重對方的行為,而不是對他人不敬。雙手合十表示對客人的祝福.

獻哈達: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jié)?;閱始奕?、民俗節(jié)慶、拜會尊長、拜佛,迎送賓客等等場合,通常都要獻哈達。哈達是一種生絲制品,長短不一,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征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會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經(jīng)蒸餾、近似黃酒的水酒,度數(shù)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獻客人時,客人須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摻滿,最后再喝干一滿杯。喝茶則是日常的禮節(jié),客人進屋坐定,主婦或子女會來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過去喝,這樣,才算懂得禮貌。

打招呼:與藏族人打招呼時,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個"啦"字,以示尊稱,行路時,不搶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禮讓。其次,在飲食方面,還有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等規(guī)矩。

7. 拉孜縣景點

新藏線是指新疆葉城到西藏拉孜的國道219線,全程本著既游覽景點又相對海拔低的原則分6天完成。第一天葉城到三十里營房,住宿三十里營房;第二天三十里營房到獅泉河,住宿獅泉河;第三天獅泉河到札達,住宿札達縣;第四天札達到普蘭,住宿普蘭縣;第五天普蘭到薩嘎,住宿薩嘎縣;第六天薩嘎到拉孜,住宿拉孜縣。然后去日喀則或拉薩市。

8. 達孜區(qū)旅游景點

318國道著名景點

一,成都。

夢想之旅的起點成都是很多人選擇旅游出發(fā)的地方,都市的鋼筋水泥無法為自由的呼吸設置屏障,高頻的朝九晚五,不能隱藏心中的夢想,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只需從成都開始。

二,海螺溝。

貢嘎山下的冰川奇觀,海螺溝舉世無雙的大冰瀑布,比黃果樹瀑布大出十余倍,瑰麗非凡,景象萬千。天氣晴朗時,燦爛的霞光冉冉升起,數(shù)十座雪峰披上一層金燦燦的奪目光芒,可看到著名的"日照金山"。身邊一片白雪皚皚,露天溫泉蒸汽騰騰,原始森林中的綠樹與奇花奇草朦朧一片,影影綽綽何等浪漫。

< p>三,木格措。甘孜小九寨?!澳靖翊?#34;一日四時景,早晚不同天。清晨,霧鎖海面,銀龍般的云霧在水面翻卷,出現(xiàn)“雙霧墜海"的動人景觀。朝陽射向海面時,波光粼粼,湖光倒影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繚亂。午后微風拂面時,海面上“無風三尺浪,翻卷千堆雪",站在海濱沙灘上,遙望霧靄煙籠的地方,猶如來到了天涯海角。夕陽西下,余暉灑滿海面,流金溢彩,水天一色,群山沉寂,碧海靜謐。

四,新都橋。攝影家走廊,攝影天堂。沒有見過新都橋的秋天,絕對不知道秋天可以如此的絢爛。大片燦爛得近乎鋪張的金黃,襯著醉人的紅,在山坡上曠野里涂抹著,綿延著,漫的到處都是。柔軟的心被這樣厚重的色彩撩得激動不已,恨不能將醉人的秋色捧一捧掖在心里。

五,塔公草原。

菩薩喜歡的地方。每年六月下旬至八月初,是塔公草原最美麗的時候,塔公沿路野花盡享盛放,綠茵茵的草地上偶爾有白底藍色圖案的帳篷隨意地支著,可能還會有牦牛,馬或羊等悠閑吃草的身影闖進視野里,你的心情也會變得明朗而隨意起來。

六,理塘。流傳于倉央嘉措的詩中。從山頂?shù)墓飞铣峦?,是群山圍繞的一片平坦的原野,理塘縣城就這樣呈現(xiàn)在眼前,藍天白云下,光影交錯間闖入你的視線。人們總用神圣、純凈來形容理塘。

七,稻城亞丁。香格里拉之魂,多少世紀以來稻城亞丁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空間里,人神同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日月輪轉中生生息息,共度著與世無爭的山中歲月。直到1996年,呂玲出版了畫冊《稻城》,才撩開了這個“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香格里拉的神秘面紗……

八,姐妹湖。雪山下的兩顆藍寶石,當你看到姐妹湖時會使你心靈一振,那是一種神圣的靜美,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封面也無可厚非。姐妹湖相依為伴,猶如兩顆鑲嵌在山坳里的藍寶石,雪山、湖水相依相偎,美哉、壯哉!

九,鹽井古鹽田。鹽井鹽田這道人文景觀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被稱為“陽光與風的作品"傳承千年的鹽田,至今仍然充滿青春活力。

十,金沙江。赤色的中華血脈,金沙江流域的麗江老君山分布著中國面積最大,發(fā)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奇觀,它鑲嵌在莽莽原始森林的萬綠叢中璀璨奪目。

11,瀾滄江。東方多瑙河江岸兩邊都是垂直的絕壁,裸巖畢露,混沌的江水在狹窄絕壁中激蕩奔流。

12,怒江72拐。壯觀的魔鬼公路怒江72道拐,有著致命誘惑的曲線,纏繞在大山上。

13,然烏湖。從天空滑落在人間的淚水。有人稱贊然烏湖是天空滑落在人間的淚水,湖邊大片如茵的草甸,和著碧藍的湖水,白雪皚皚的雪峰,景色如詩如畫。

14,米堆冰川。血藏深山的精靈。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只有46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兩側大山,巍峨峻峭,鬼斧神工,雪山和云霧交織在一起,如夢似幻,讓人驚嘆。

15,魯朗林海,茂密連綿的綠色林海,景色清新優(yōu)美,是攝影愛好者的拍照圣地。雪線下是茂密的森林,冷松,云松依舊蒼綠,滿山遍野綠林疊彩萬重,墨綠、靛清競相炫耀,一樹引領,滿山呼應。漫著白雪的山尖,在陽光下云蒸霞蔚一片燦爛,山中的牧場泛出一片平整的黃綠色。

16古鄉(xiāng)湖。圣美秘境的醉人漣漪,云霧蒸騰時,古鄉(xiāng)湖就像是幻化出的一幅美麗的畫卷,綠意濃濃的山川罩上了一層薄如蟬的輕紗。

17,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山頂冰川高聳,形狀俏麗,山間常? ?云霧繚繞,而山下則是植被茂密的西藏江南,景色優(yōu)美?!吨袊鴩业乩怼愤x美中國評選中,南迦巴瓦被評為“中國最美雪山"。

18,南伊溝。藏地藥王谷。南伊溝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地區(qū)米林縣境內,是喜馬拉雅山脈無數(shù)個美麗溝谷之一,有著古老的歷史傳說、獨特的珞巴風情、茂密的原始森林、俊秀的南伊曲水,充滿了魅惑。

19,巴松措。藏東南的綠寶石巴松措是西藏眾多高原湖泊之一,可謂人間仙境,湖水如鑲嵌在高山峽谷中的一塊碧玉,綠幽幽的泛著如綢緞般的光澤。四面雪山環(huán)繞,倒映水中景色美不勝收。

20,尼洋河。神女的眼淚。到尼洋河就一直伴隨在車的左右,任何一處都是不可言說的美景,河水緩處碧藍透底,急處雪浪翻飛,沿岸峽谷、河灘、藏屋、牛馬、野花,美不勝收。

21,拉薩。無論對于什么地方來的人,這濃濃的異域風情都會馬上擊中你,讓你在一段時間里神情恍惚,如入夢境,時常讓你忘了身在何處。拉薩這是一片令人朝思暮想的雪域高原,成千上萬的人都向往著踏上這片純凈圣地。

9. 達孜縣旅游景點大全

一、關于路線

317國道里程共2320km,路徑大致為:四川成都-郫縣-都江堰-汶川-理縣-馬爾康-爐霍-甘孜-德格-西藏江達-昌都-類烏齊-丁青-巴青-索縣-那曲。

318國道里程共2140km,路線為:成都—成雅高速—雅西高速—石棉—海螺溝—紅石灘—康定--折多山--新都橋—高爾寺山—雅江—剪子彎山—卡子拉山—理塘縣城-海子山—巴塘—芒康—左貢—邦達---八宿—然烏—米堆冰川--波密-拉薩。二、關于路況

317:有很長的一段無人區(qū),路途較為艱險,道路行車艱辛,適合愛好越野探險的驢友們。

318:比起317來說,318里程較短,路況也較為安全并且在逐年好轉,加上去年的“通麥天險”之憂的解除,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都會選擇這條國道。

三、關于自然風光

去西藏自然是要看景的,一路西行,317和318所見景致,各有千秋。

317:比起常規(guī)而熱門的318國道,317通常是“第N次進藏”的旅行者才會考慮穿越的區(qū)域。這一區(qū)域風光無限——有被稱為“人間仙境”的德格多瀑溝,享有“東方的阿爾卑斯”盛譽的四姑娘山,人們常贊為“西天瑤池”的新路海,當之無愧的川藏第一高險雀兒山,燦若翡翠的龍燈草原,以及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納木錯……所有的沿線景觀,無論是直擊云天的雪山,遼闊無垠的草原,亦或是清澈如鏡的湖海,都能給你帶來極大的視覺享受和心靈上的釋放與解脫。

這是一條遺落在人間的天路。

318:相對317而言這條國道大家更為熟悉,在川藏南線的這一部分,是整條國道中最美的一段,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評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峽谷,沿途自然風景萬千,高山江河無數(shù),更兼冰川峽谷、森林圣湖,一路驚而險,絕而美,雄而壯。正所謂“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p>

四、關于人文景觀

317:這條路既有美妙的自然風光,更有令人驚嘆的人文遺跡,雖然十分艱苦,卻也卓絕非常,充滿著人文故事。在這里,歷史建筑閃耀,宗教信仰發(fā)光,其密集度都遠勝318。比如被稱為“千碉之國”的丹巴,有“小布達拉宮”之名的贊丹寺,古典韻味濃厚的印經(jīng)圣地德格,以及中國最美麗的山村——甲居藏寨。

從成都的盆地文化到西藏的人文景觀,一路經(jīng)幡隨風飛舞,好不壯觀。

318:比起317的人跡罕至,這條路上游人如織。有徒步跪拜的朝圣者,結伴而行的騎行隊,還有飛馳前行的越野車,每個人都在這條路? ?,認真地走著自己。一切的執(zhí)著與堅毅,都是人們遠離塵世喧囂后僅剩的人文情懷。

10. 達孜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

  西藏不僅有世界屋脊奇異的地質地貌和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有別具一格的社會人文景觀,僅寺廟在歷史上最盛時就有2700多座,還有不少宮殿、園林、城堡、要塞、古墓、古碑等?! ⊙诺a河風景名勝區(qū)?! 【嗬_150公里,位于號稱“西藏糧倉”的山南地區(qū)南部,是藏民族公認的發(fā)祥地。區(qū)內主要名勝:雍布拉康,藏語意為“母子宮”,在山南地區(qū)乃東縣東南,雅礱河東岸的山頂上。相傳建于公元前1世紀,殿堂內保存有歷代文物、典籍,是西藏最早的宮殿建筑遺址。桑耶寺,建于公元779年,藏語意為“無邊寺”,“存想寺”。位于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外形宏偉莊重,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藏王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南地區(qū)瓊結縣城對面的穆日山上,背山面水,為吐蕃時期藏王們的墓葬群。據(jù)史料記載有21座墓,現(xiàn)能見到墓有9座,方圓達3公里,尚未發(fā)掘,多數(shù)墓高達數(shù)十米,酷似山丘?! ±_名勝區(qū)?! ^(qū)內主要名勝:布達拉宮,中國著名的古建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漢藏建筑藝術合璧之作。大昭寺內壁畫、浮雕、塑像等都與唐代內地的風格相似,寺內保存有唐代以來的大量歷史文物。羅布林卡藏語意為“寶貝園林”,在拉薩市西郊,始建于16世紀,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占地36公頃,分為宮內和宮前區(qū)、森林區(qū)三個主要部分,園內有宮殿佛堂,亭臺水榭,湖池小徑,曲折通幽,是拉薩著名的園林風景區(qū)。哲蚌寺,位于拉薩西北5公里的山坡上,建于1416年。歷史上僧人定額為7700人,主要建筑為大經(jīng)堂,可容8000僧人。歷代達賴都以此寺為母寺。寺內收藏的歷史文物、佛教經(jīng)典及工藝美術品十分豐富。色拉寺,坐落于拉薩北部山上,建于1419年,僧人多時達5500人,規(guī)模宏大,環(huán)境優(yōu)美,寺內佛像上萬尊。還有許多來自內地的佛像、法器、供器等珍貴文物。甘丹寺,建于1409年,位于拉薩以東約20公里的達孜縣境內,寺廟建于汪固爾山頂?shù)纳桔晏?,其主要殿堂可容納3000多僧人在殿中誦經(jīng)。寺內有黃教始祖宗喀巴靈塔殿,靈塔用白銀建造,外包純金,十分華美,寺中還擁有乾隆盔甲和“唐繡”等珍貴歷史文物。此外還有小昭寺、楚布寺、龍王潭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西藏革命展覽館等名勝景點?! ∪湛t名勝風景區(qū)  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藏語意為吉祥須彌之意。該寺位于日喀則市西,是西藏佛教格魯派(黃教)四大寺院之一,又是后藏地區(qū)班禪四世以后歷世班禪的駐錫祖廟。大佛殿內供奉的一尊鍍金強巴銅佛(即彌勒佛)高達26.7米。全寺建筑面積近30萬平方米,保存著大量傳世的珍貴文物及栩栩如生的壁畫。薩迦寺,位于日喀則地區(qū)薩迦縣城內,全寺藏書有4萬卷,可稱是第二敦煌。薩迦法王八思巴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國師。夏魯寺,位于日喀則東南約10公里處,建于1087年,為藏漢混合的建筑結構,藏式殿堂,漢式殿頂,壁畫豐富,精美,具有獨特的風格。白居寺,位于日喀則江孜縣城內,建于1414年,有聞名西藏的泥塑羅漢堂,寺內白科塔(意為吉祥輪)共9層,塔座底層廣2200平方米,共有108個門,每層均有佛堂,供有佛像并繪滿了壁畫,據(jù)說加起來佛像有10萬尊之多,故又號稱十萬尊佛塔。宗山炮臺,為1904年西藏軍民抗擊英國侵略軍遺址。宗山地勢高峻,為抵御英軍,在半山前崖曾構筑炮臺和其他防御設施,遺址至今尚存。羊卓雍錯,湖面海拔4441米,面積638平 方公里,水深30~60米,蓄水量150多億立方米,湖中盛產(chǎn)高原裸鯉,魚類蘊藏量達2~3億公斤。湖濱周圍水草豐美,數(shù)萬只天鵝、黃鴨、水鷹、沙鷗等長期集聚湖中。岡仁波齊峰和瑪旁雍錯,位于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境內,為著名的千年佛教勝地,至今中外香客不斷。古格王國遺址,系公元10世紀前后的一處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Hash:ce9231b2a223e81c2831e212c3c78ed89e66cae3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

车致| 泌阳县| 商水县| 花垣县| 玛纳斯县| 曲麻莱县| 蒙山县| 泉州市| 饶河县| 武胜县| 江华| 天水市| 抚顺县| 定结县| 罗山县| 安福县| 化州市| 宝坻区| 会泽县| 岐山县| 柘荣县| 封丘县| 武清区| 中牟县| 衡东县| 岱山县| 阿尔山市| 达拉特旗| 利津县| 涿鹿县| 沽源县| 佛山市| 论坛| 阿克陶县| 民县| 通化县| 丹棱县| 德昌县| 托克托县| 阳谷县| 凤庆县|